座椅和后視鏡調整:座椅的高度、前后位置以及靠背角度要固定,每次練車和考試都保持一致。調整后要保證腳能輕松踩死離合,膝蓋適度彎曲,兩手腕能搭在方向盤上沿。后視鏡要能看到后輪和地面標線,左側后視鏡可將水平線置于中線位置,車身邊緣占據鏡面影像的 1/4;右側后視鏡可適當調整角度,以便更好地觀察右側車身與邊線的距離。系好安全帶后,記得再檢查一遍座椅和后視鏡。
合理利用起步時間:科目二沒有規定起步時間,語音播報開始考試后,可先做好準備工作,如調整座椅、后視鏡、系安全帶等,確認無誤后再起步,避免匆忙起步導致失誤。
打方向盤寧早不晚:如果無法準確掌握打方向盤的時機,那么寧愿早打也不要晚打。早打方向盤還有調整的空間,可通過多次微調方向來完成操作;而晚打方向盤很容易因車輛壓線而直接扣分。
車速控制:科目二場地地面可能不平整,打方向盤或回正方向盤時車速會改變。要根據實際情況微調離合,讓車速保持 “慢而均勻”,減速時盡量通過踩離合來完成,避免踩剎車,防止車輛熄火或中途停車。
記住方向盤圈數:方向盤打滿是一圈半,回正也是一圈半。動方向盤時可默念圈數,確保打多少回多少,避免因方向打得過多或過少導致車輛壓線或無法順利完成項目。
正確判斷車身平行:在后視鏡中看到車身與邊線平行時,實際上車身并非真正平行。真正平行時,后視鏡里車身與庫邊線的遠端會稍微窄一點,即呈現前寬后窄的狀態。因為后視鏡是凸鏡,存在視覺差。
把握間距:倒車入庫等項目中,當車身和庫角間距大概有兩指寬時,一般無需調整,可直接順利入庫。在其他項目中,如側方停車、直角轉彎等,也可通過兩指寬來大致判斷車身與邊線的 30cm 間距。
注意停車等待:同一個考試區域內不能出現兩輛考試車,若看到前面有其他考試車,應停在項目區域外停車等待,此時不會納入考試計時。可掛空擋、拉手剎休息,同時在腦海中回顧下一個項目的操作要點。
了解倒庫計時規則:不同地區倒庫計時規則有所差異,有的地區是前輪越過控制線停車,掛入倒擋后開始計時;有的地區是前輪倒出控制線開始計時。考試前一定要向教練確認當地的計時規則,以便合理安排操作時間。
利用非考試區域:在每個考試項目正式開始前的非考試區域,可放慢車速,深呼吸調整心態,在腦海中快速過一遍接下來的操作要點,就像提前 “預演” 一次,能讓下個項目完成得更順暢、更冷靜。
學會 “借視線” 和利用參照物:可通過雨刮器節點、引擎蓋棱線等對準地面標線,幫助判斷車身位置。倒車時要注意后視鏡里的距離比實際更近,不要因覺得快壓線就慌張調整。此外,考試車可能與教練車不同,上車后先試下離合和方向盤的手感,適應幾分鐘再開始考試。
熟悉考試路線和場地:如果有條件,提前了解考試路線和場地布局,熟悉各個項目的位置和銜接。